当前位置:首页 > 最新消息 > 正文

【诗橙新语】“植”此青绿正当时

发布日期:2025-03-12 03:36

春风轻拂夔门,铁锹破土的脆响,悠悠然惊醒了沉睡的山坡。在奉节县夔州街道铧头嘴,永安小学的刘宇杰同学,作为学生代表,正参加一年一度的城区机关单位集中植树活动。当一棵棵树苗稳稳扎根于岩石缝隙,种下的远不止一抹绿色,那是一个民族对生态文明矢志不渝的崇高信仰。

植树,植下的是信心

每一棵树苗的栽种,皆是对美好未来饱含期许的深情播种,更是信心的有力扎根。在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上,一棵棵树苗奋力冲破土层,向着天空蓬勃生长。它们静静伫立,见证着岁月的悠悠流转,更预示着希望的光辉永不黯淡。曾经依赖煤矿资源的夔州大地,经历过“山挖垮、水挖断”的阵痛,奉节的绿色转型,是破除“靠山吃山”思维定式的信心宣言。奉节人用十年时间将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9.49%。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,而是对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规律的深刻领悟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奉节脐橙品牌价值2024年跃升至381.7亿元,印证了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终将获得丰厚馈赠。今日长江两岸的绿意,正是中国人重建生态自信的鲜活注脚。

植树,植下的是耐心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一茬接着一茬种,一代接着一代干”。一棵树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,需历经十年磨砺;一片森林蔚然成型,更要三代人的接续奋斗。村民张林毅然承包千亩荒山,全力投身脆李种植。在前五年漫长时光里,果园颗粒无收,可他初心不改,始终坚持改良土壤。白帝城景区默默坚守二十年,持续推进封山育林工作,终使 “朝辞白帝彩云间” 的诗意美景,再度重现于长江两岸。无论是 “三年种树、五年护坡” 的石漠化治理壮举,还是从 “一棵树养活三十万人” 到 “一棵树致富三十万人” 的华丽转身,其中无不深藏着坚如磐石、做则必成的顽强信念,彰显出 “功成不必在我” 的精神境界。而这,恰是生态建设的真谛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已然证明,绿色奇迹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成之物,而是时间与耐心精心孕育的珍贵结晶。

植树,植下的是决心

这份决心,深深镌刻于发展的基因深处。奉节,这个昔日赫赫有名的产煤大县,如今坚定秉承 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 的科学理念,以强烈的 “上游意识” 勇扛 “上游责任”,持续深入实施 “两岸青山・千里林带” 生态修复治理工程,大力培育发展脐橙、中药材等绿色生态产业。如今,如今满目苍翠欲滴,脐橙花果飘香,成功走出一条令人瞩目的 “弃煤启美” 生态蝶变之路。当下,奉节已然锚定目标,全县干部群众秉持守正创新、实干争先的精神,发扬奉公守节、勤爬苦做的优良传统,以更为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,奋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奉节新作为。这样的决心,正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力量源泉。

青山不负人,人定不负青山。从三峡之巅到神州大地,植树节那此起彼伏的铁锹声响激荡着文明觉醒的磅礴力量。当我们把信心化作破土的勇气,将耐心沉淀为年轮的刻度,用决心锻造成执行的利剑,绿水青山便不再只是自然馈赠,而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根基。全国两会刚刚闭幕,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。“植”此青绿,正当其时;山河为证,未来可期。

(评论员 艾微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