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归来三峡》演出现场。

研学团观看演出。
自2019年亮相以来,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艺《归来三峡》便以独特魅力圈粉无数。眼下正值暑期,这处坐落于白帝城·瞿塘峡景区的演出地,更成了各地学子研学打卡的热门之选,让课本里的诗词在山水实景中“活”了起来。
暮色四合,景区旁的《归来三峡》舞台渐次亮起灯火。这场承载着奉节千年诗词文脉的演出,以白帝城、瞿塘峡的自然景观为底色,通过表演与光影技术,将古人创作诗词时的意境与三峡奇观生动再现。观众置身其中,仿佛穿越千年,与诗人隔空对话。
“现场演绎让我们和诗人‘零距离’,一下子就走进了写诗时的情感里。”来自外地的研学学生赵思颖说。同为研学团队一员的曾恋画也深有感触:“课本上的知识突然在眼前‘活’了,诗词、历史和现实交织在一起,特别奇妙。”演出中运用的先进灯光技术与艺术表现手法,更让学生魏宗怡沉浸其中:“艺术、诗意和科技完美融合,看完特别震撼。”
这场50分钟的演出包含9个节目,其魅力背后是团队持续的创新。演员冉瑾介绍,今年对《春夜喜雨》《早发白帝城》两个节目进行了改版:“音乐上加入演唱部分,替代了原来的纯音乐;舞蹈也从程式化变得更丰富,融入演员的情绪表达,更能体现诗人心境,也更受观众喜欢。”
如今,《归来三峡》已成为研学路上的“文化课堂”,不仅让学子们深入理解了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,更点燃了他们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。
(全媒体记者 朱松)